時下,中國的道路交通事故多發、頻發的問題,被全社會關注,也形成了舉國上下齊抓共管的態勢。但是,在錯綜復雜的人、車、路、環境等多種因素面前,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占比安全生產事故 總死亡人數超過80%仍然是一個客觀也不容回避的事實。
解決道路交通安全問題的方式方法,無外乎寄托希望于遵守規則的人、性能良好的車、安全平穩的路。盡管大多數人也希望身處于風和日麗的環境,而天氣自然的變化是不可控的,可遇而不可求。
即便道路使用者再怎樣守規則,人在道路交通中的生理心理變化依然是一個不可控的風險因素。也即便車輛的性能多么良好,多種機械傳動集成的磨損變化同樣存在風險。相對地講,作為供給人們使用的道路,倘若能夠提供一個全方位的“防”與“護”,則完全有可能應對不可控風險。
做好道路的“防”與“護”,除道路主體的基礎、線形、坡度等應當盡可能滿足舒適平穩的出行需求之外,更加重要的是要通過道路附屬的安全設施去預防和保護,尤其是在道路基礎性能存在某些先天缺陷條件的情況下。中國自2016年起開展實施的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,正是面向公路出行者,對公路已有狀態進行安全改善提升,從而保障生命。
當然,我們應當知道,道路上的生命要真正得到保障,其前提、首要,應當是預防、避免發生交通事故,然后才是考慮如何讓交通事故發生中的生命減輕傷害。做不到交通事故的預防、避免,生命的傷害或財產的損失,注定會伴隨。這就對道路交通安全工程,從設計,到建設,再到管養,提出了極高的要求,它要考慮與人、與車、與環境的匹配性。
或有一些人認為,道路交通安全工程的技術并不高深,只是標志標線信號、減速隔離防撞等等設施的簡單設置;也或有一些人認為,交通事故的發生具有復雜的多種因素,人的過失才是主因,并不會因為某種設施或技術而改變;又或有一些人認為,美國、歐洲、澳大利亞、日本、韓國,發達國家的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率與死亡率都比中國要低得多,據此推斷完全可以照搬使用它們現成的交通安全工程技術。
這些觀點,顯然是膚淺,不能夠尊重客觀事實,也是極不負責任的。
其一,道路交通中的人,更加需要被“防”與“護”。
有撰文觀點說,中國現代科技是借助了西方工業文明而得到快速發展的,從農耕,到工業,再到智能,是一個大跨步迅速而短暫的過程。事實也是,高達60%的數億農民幾乎是在不知不覺中就成為了城市市民。
最最重要的一個特征就是,昨天還在肩挑手扛,今天就以車代步了。
整個城鄉結構中,原本通過田埂在田間地頭勞作的鄉村人,而變成了通過道路在城市鄉鎮營生的“交通人”。依靠車輛謀生的職業駕駛員,以車代步的私家車主,低成本高效率的摩托車手,非機動車代步的騎車人,匆匆忙忙的行人,一個龐大的道路使用者群體,在一種模糊朦朧的交通規則意識中形成。
科技的助力,經濟的騰飛,相比之下往往會是文明的斷層,因為人們并沒有充分的時間和環境去養成某種習慣,也就無法形成良好的素質。在使用道路中,群體對速度效率的追求,使之常常會把秩序、規則、安全、環境拋之腦后,從而產生更多的不當或過失,險象環生。
其二,道路交通中的車,更加需要被“防”與“護”。
近年來,公安部多次公開發布車輛企業車型“違規生產”、車輛自身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。同時,大量的在用車輛不符合車輛運行安全技術條件,以及超限超載問題。受限于城鄉居民收入懸殊和經濟狀況差距較大,對車輛的消費能力形成極大的差異化,近十多年幾何倍數汽車保有量增長,帶來的是道路行駛中較大速度差值、剎車性能差劣、裝置裝備差強等等風險隱患。
城市對小汽車的極端包容與開放,經濟對公路客貨運輸的需求旺盛,改善生活對以車代步的渴盼,沒有任何理由能夠阻止車種車型車況千差萬別的滾滾前行。中國的城市化、城鄉一體化、經濟高速發展的進程還在持續,還有著40%之多的數億農民陸續進城,也就意味著上路行駛的車輛高風險狀態還會持續,至少短時間內不要奢望能夠改變。
其三,供給人與車使用的路,更加需要做好“防”與“護”。
大約30年的時間里,中國各等級公路與城市道路的建設速度與數量均領先于世界?!耙敫?,先修路”既是一種交通先行發展的共識,也是粗放式以“更多”道路通車為導向的表現。于是,遇山鑿洞,遇水搭橋,因地就勢,實現路基路面的硬化而“方便”通行是成績也是榮譽。年復一年的路網建設在快速發生變化,交通安全規劃與設計環節長期缺失,不僅僅是道路的線形、坡度、地勢等等存在先天隱患,普遍存在的現象還有“房屋建在公路邊、公路修在街道間”,以及不合理設計與建設埋下的其它人為隱患。
往往,道路通車之日,就是車毀人亡事故發生之時。使用道路的人們,有了效率,卻很難獲得安全與舒適體驗。當社會在責備“中國式過馬路”的人們時,卻也有“中國為過馬路的人們提供了一條什么樣的馬路”的責問。如何讓人的過失、車的誤差所產生的交通事故傷害減輕到最低,道路的安全功能作用至關重要。
其四,人、車、路的客觀存在狀態,供給了一個復雜獨特的道路交通環境,這是中國有別于世界所有國家不一樣的人文、經濟、發展所形成的。
具體地講道路交通安全改善,可以做這樣的思考:人是主因,需要遵循人們多年長期養成的行為習慣,逐步去引導改變;車是重要一環,需要隨著經濟、技術與消費水平,逐年去升級換代;路是主體,需要供給不同使用者通行與安全的權利,面向使用者和車輛提供經濟合理的服務。
中國的人口數量與分布決定了巨大的主觀交通行為與理解差異,道路交通環境中的某種規則或設置發生改變,對于“不習慣”群體的潛在危害定性存在??拓涍\輸對公路的需求依賴也會較長時期存在,尤其是生產生活資料的運輸范圍具有分散性、多樣性,車輛的運輸性能具有較大的差異性、不可控性,使得交通安全風險的程度更高、事故因素更為復雜。
比如,同樣載重的車輛,裝載不同的貨物會有不同的重心,在不同的道路環境中發生撞擊事故時,其重力速度與作用力方向,并不是理論上統一性能的護欄就能夠阻擋的。而在中國,這樣的情形幾乎是普遍存在的,較多良好的護欄工程被事故車輛輕易摧毀。
在舉世矚目的交通運輸領域成就面前,中國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顯得非常薄弱和脆弱。從建設源頭到管理末端,體制缺乏合力,理念不能達成共識,目標規劃空洞,管理審查抓手不硬,技術體系較為混亂。
在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方面,2016年中國官方比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差額約20萬人。國內的交通安全專家學者也多有呼吁,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公開交通事故各方面數據,促進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研究與技術的進步。
其實,這個嚴峻問題的核心在于,我們需要通過什么樣的手段和措施,去讓中國的交通運輸環境更加安全。從本文的分析不難看出,直面交通安全的國情,做好“防”與“護”可以獲得最為直接的交通安全管理效率和社會效益。
道路交通安全防護,就是要預防交通事故的發生在先,保護交通事故中的生命在后,后者僅僅是一種補救措施,事故一旦發生,損傷在所難免。在人與車的相對現狀條件下,做好路的防與護,既能立竿見影減輕交通事故,也同時能夠通過硬件環境的規則和諧去約束改變人的行為習慣。
道路交通安全防護的投入,相較于道路工程建設投資、交通事故救治代價,能夠以較小的投入產出極大的安全經濟效益,是一項未雨綢繆、防患于未然的民生工程,理應先行推進。只是,道路交通安全防護工程,絕不是在某條道路上,路側裝滿護欄、路面鋪滿色彩、空中架上攝像頭、隧道變成時空穿越那么簡單,它需要一個以安全為原則的完整技術體系方法。
建立在中國實際的人車路綜合交通環境基礎之上,不照抄標準,不照搬方案,以人為本,關愛生命,不要讓現狀下的人與車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,自主創新技術體系,是硬道理。
此文章來源賽文交通網?。?!